秀美館

位置:首頁 > 家居 > 生活常識

農村辦喪事流程

農村辦喪事流程,在我們生活中,人總有生老病死,中國喪禮是非常隆重的,而且有很多細節,但簡單基本已經繁簡了,下面跟隨我具體瞭解農村辦喪事流程。

農村辦喪事流程1

農村辦喪事三天具體流程:

第一天:

1、在靈棚前搭起一個簡易的靈臺,供亡者遺像、遺書。同時準備一些祭品,如水果、酒水等。另外還要準備一盆清水,以備給死者洗臉之用。此外還需準備一張小方桌和一把木椅,方便家屬親友們坐在一起聊天談心或守夜時休息用。

2、下午3點開始出殯(即送葬),先由親屬將遺體抬至村頭十字路口處停放(一般離村較遠)。然後由專人負責燒紙錢和燃放鞭炮;再由專人將屍體從車上抱下放在地上鋪好的'席子上;最後由親屬們在路邊點燃香燭後繞棺一週後將骨灰盒放入其中即可離開。(有的地方是上午11點出殯)

農村辦喪事流程

第二天:

1、早上8點左右開始發喪,首先是由親戚把棺材蓋開啟並取出屍體放到床上(一般是頭朝西);然後有專門的孝子跪在床邊磕頭哭喊:"爹孃啊!您二老走好!兒子不孝呀!讓您二老受累了、、、、、、"接著孝子會向遺體三叩首後蓋上棺蓋;最後再燒紙錢和燃放鞭炮即可。(也有的地方是在早上6點就發喪了)

2、中午12點左右葬禮基本結束,(有些地區會在當天晚上舉辦追悼會)。

第三天:

1、早晨7點鐘左右舉行安葬儀式(即入土為安),首先是由子女們將棺材抬到墓地中埋好即可。

2、下午2點左右舉行回門儀式(即回墳地),此時所有參加葬禮的人都要回來參加活動,包括逝去的親人以及前來弔唁的親朋好友們等都會回到家中吃飯喝酒聊天等等。(也有的地區是晚上舉辦追悼會)。

農村辦喪事流程2

葬禮的具體程式如下:

1、死亡程式由家屬送到殯儀館;

2、死者參加的親友家屬不得在死者葬禮前一天晚上安排葬禮;

3、通過適當的通知,死者家屬最好儘快送葬禮;

4、由喪親友送葬,然後由喪親友送棺材,不能安排棺材,最後不能等待另一個人開棺材。

(1)避免送金餅,即死者入棺前在棺材內豎香,或放入棺材R【聚福】(黃紙、黃豆石、口紅字樣,內有封口,入棺後蓋上方框)。

(2)避免栓棺,入棺後用白布遮擋,入棺後用粗鹽覆蓋(中間加麻繩)。

(3)取下金銀元寶、寶錢等鋪好的墓地,稱為入棺(放銅錢)。

(4)吉時:午時(1:00-3:00),下午(3:00-7:00)。

(5)棺材先放在地上,等到第二天黎明。

(6)下葬:

農村辦喪事流程 第2張

1、骨灰盒:按照放好的習俗,人們把骨灰盒放在老人的`墳墓裡是吉祥的。

2、懷念老人骨灰盒的地方:把骨灰盒放好,先找個風水寶地放骨灰盒。

3、龍脈陰處應放置靈位骨灰盒,是藏風聚氣的好地方。

4、選擇骨灰盒的位置:葬禮日期(葬禮日期為陰曆11月7日、7月、8月、9月),切記不要讓逝去的親人坐在精神位置。

5、骨灰盒材料:骨灰盒應選擇材料。墓的材料最好是底漆,然後在墓中鋪瓷磚,因為這很正常,但如果選擇木地板,這種方法不能直接實際操作,容易出現太多的木地板,所以只能用木材做,木地板和瓷磚是最好的工藝。

農村辦喪事流程3

喪禮完成後,還要居喪。

居喪的基礎是孝道和感情。即孝子們在親人去世後的一段時間內,要節制生活的許多方面,以表對亡人的哀悼、思念。過去傳統的觀念是:小孩子出生後三年不離父母親的懷抱,時刻都要父母呵護、照料。因此,父母親亡故後,兒子應該還報三年,即要守孝三年。

其實,出殯以後一直到三年居喪期滿,又可以分出好多小環節來。古禮埋葬以後有反哭、虞禮、卒哭的儀注。“反哭”即指埋葬以後的'哀悼。“虞禮”是安魂禮,要進行三次。三次虞禮之後行“卒哭”禮,即向靈位獻供、舉哀,之後,早晚可以不再哭悼。卒哭次日即將新神主迎入祠堂,附於祖考或祖妣之旁,禮畢將新神主移回原處。喪後十三個月、十五個月舉行“小祥”、“大祥”禮。

農村辦喪事流程 第3張

居喪三年,是對斬衰一服的孝子的要求。

居喪也叫“丁憂”、“丁艱”,又叫“守孝”,是對父母孝心的最好體現,也是對兒女是否孝順的考驗。按照古禮,居喪的三年間不能外出做官應酬,也不能住在家裡,而要在父母墳前搭個小棚子,“寢苫枕塊”,即睡草蓆、枕磚頭土塊,而且要粗茶淡飯,不吃肉,不喝酒,不與妻妾同房,不聽絲絃音樂,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

居喪期間出來做官,不僅官做不成,還要受到別人的恥笑、輿論的譴責;違禮者會自覺不安、內疚、自責。

不過,居喪的時候也還是可以有些權變的,《禮記·曲禮》明確規定說:“居喪之禮,頭有創則沐,身有病則浴,有疾則飲酒食肉,疾止復初。不勝喪,乃比於不慈不孝。

五十不致毀,六十不毀,七十惟衰麻在身,飲酒食肉,處於內。”也就是說,權變的槓桿有兩個,一是是否有疾病,有則要隨便一些,不必拘禮;二是年齡如何,若年邁也不必拘禮,七十歲的孝子甚至可以只是披麻戴孝,可以飲酒食肉,也不必到父母墓旁搭草棚寢苫枕塊。此外,碰到家與國的衝突,家禮服從國事,孝子可以不拘居喪之禮,出來為國效力。

服喪期間必須遵行種種禁忌,連少數民族也普遍一致。比如壯族孝子守孝期間絕對禁止同房,不坐高凳,不趕圩,不剃髮,不參加歌圩,停止一切社交活動,且每頓飯必須先祭亡靈。

達斡爾族服孝期內不理髮,不刮鬍子,不出遠門,不接受叩頭禮,不剪指甲,女子不許戴頭飾、耳環、手鐲等,不和別人鬥毆,不準婚嫁,不睡炕上,夫婦禁同房。此外,春聯不用紅紙用藍紙,年節守靈不出外拜年。

苗族人禁止在服喪期間結婚,三年之內不招攬春節間的“獅子”、“龍船”等喜慶的娛樂活動。

滿族人在服喪期除遵守許多禁忌之外,服飾上有許多特別的儀規。清初,滿族孝服有“男摘冠嬰截髮,女去妝飾剪髮”之俗,後來相沿成宮廷習俗。

在民間,男子腰繫白布帶,女戴包頭。如果是一個老人去世,腰帶、包頭飄帶為一長一短,二老雙亡則一樣長短,孫子輩在帶子上加一紅布條,重孫輩加兩條,稱“花孝”。沒有過門的兒媳為公婆戴孝,白孝服內穿紅孝服。婦女在服孝期間,鞋面上蒙淺灰色布面。服喪期間的這種服飾裝扮,與未婚和已婚的服飾區別一樣,具有濃烈的禮俗意義。

標籤:喪事 流程 農村